东山陆巷古村 村民依山而居 鸡犬相闻

11月1日,我们在东山农家乐用完早餐,在农家乐的湖边、山上溜了一圈。大约9点15分,光线正好,我们的车就行驶在环湖的公路上了。20分钟后,被誉为“太湖第一古村落”的陆巷古村到了。陆巷古村位于苏州东山太湖边的山坞之中,背靠莫厘峰,东有寒谷山、西有箭壶,同我们昨天去的太湖西山遥遥相望。陆巷古村依山傍水,风景秀丽,村里的明清古建筑为周遭乡村之最。村民依山而居,鸡犬相闻,走进长长的巷子,幽幽的长弄,仿佛走在了恍如隔世的时光长廊里。

据我在村口的游客中心买票处拿到的资料上说,陆巷成村于南宋,史载宋室南渡,途径太湖,见东山雄峙湖中,清幽静谧,遂有王、叶、姜、张等多员战将把家眷安顿于此,开始辟建了一座有六条直通湖畔巷弄的村庄,故名“陆巷”。

陆巷在明清进入兴盛繁荣时期,大规模的建筑厅堂曾多达72座,现在保存完好的就有10余座,它以“明朝宰相王鏊故里”、“宋户部尚书叶梦得故居”和“解元、会元、探花三牌坊”而著名于世,陆巷是目前江南建筑群体中质量最高、数量最多、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,是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村。

我们进的村来,沿着一弯碧水,远远就看见了一个渡口——寒谷渡。这个古渡口是个凉亭式的建筑,木栏杆、木屋架、石柱础,青黑色的小瓦屋面,长条的青石河埠,加上那块红色的匾额,一切都散发着古时河埠的浓浓韵味。这里如果有小船来往,鸭子游弋,有村妇们的嘻哈低喃、捣衣洗菜……该有多美呀!遗憾的是今天此刻,古渡河埠,静谧无声,不见人影,唯有我们三个老男人一边欣赏赞叹,一边手不停地咔嚓咔嚓。

在这个小山村里有如此气派的河埠、渡口,显然是村里先祖的讲究。有一说法,村上出了这么多的读书人和商人,他们从这里登上船走四方,或进京赶考,或出外经商,而在外当官的乡贤每每回乡乘坐的官船,也都需要有个气派的渡口来停靠,所以村里要有个像样一点的河埠头以迎来送往自己的乡亲,也是十分的自然和谐。呵!寒谷渡就是这么有来头,先声夺人般地亮出了陆巷古村的第一张靓丽的明信片。

陆巷古村有4个“堂”可看。第一个我们就来到了“怀德堂”。 怀德堂原为明代大学士王鏊后裔的旧宅,后归袁氏。据传该堂是用建造“惠和堂”后剩余的建材所建,道光二年重新修葺,又名“觉庐”。现在是村里的“民俗收藏馆”。

我们走进怀德堂,首先进入的是一个大厅,一个黑乎乎的、见不到一点日光的大厅。只见里边乱七八糟的摆放着各种文物,从明清什件到文革的石碑,应有尽有。除了窄窄的走道,整个大厅几乎都被这些宝贝“塞”得满满的。但当我们走到室外的小园里,琳琅满目地展示着明清及民国时期的太湖石,其中以宋代花石纲遗物“瑞芝朵云峰”为最,我就吃了一惊!园子中还有一小池塘,清澈见底,游鱼嬉戏,我们穿行在假山之间,攀高爬下,也别有一番情思在心头。

走出“怀德堂”,我脑子里老在想,这个“民俗收藏馆”,简直就是个文物仓库,没有文字说明,没人出来讲解,只有一个女的在大门口给大家在“参观券”上打个洞。我们进去看了一圈,收获甚微。不知这些古物的来历,不知它有什么收藏价值。只是满怀好奇进去,末了懵懵懂懂出来,看与不看一个样。因此,我觉得这样的民间收藏馆要升华,实在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。

接着我们来到村中的“宝俭堂”参观。旅游简介上是这样写的:宝俭园又名梦园,始建于宋代。原为户部尚书、文学家、词人叶梦得的故居,为陆巷明代官宦府第中保存较为完整的私家古典园林之一。

据说,宝俭堂世世代代为叶氏后裔所居。解放后由政府托管,1980年落实政策时,已破败不堪。2001年苏州市民许青冠、陆惠霞夫妇出资,将濒临倒塌的破房子和破园子买下,耗资千万,把散落江南各地的古建筑买来,移植到这里,历时四载,修复完工,终于成了今天的宝俭园,还成了提供游客居住的农家乐、民宿、宾馆。

因此我们今天看到的宝俭园,客观地讲,在建筑上跟宋代的叶氏故居已相去甚远,充其量只是又一处现代建设的、具有明清风格的苏州园林而已。或者更准确地说,宝俭园已是陆巷一个古色古香、环境清幽的接待游客的设施而已,这和简介上讲的“保存较为完整的私家古典园林”的说法,实在差异较大,也颇为矛盾。

我们走在陆巷古村的小巷里,忽然看到有个小门里张灯结彩,还布置成历史景点的“酒庄”。我问工作人员,这是啥地方,回答是“遂高堂”的后门。并说现在工作人员正要换班吃午饭,所以前门关了,他建议我们就从这后门进去吧,里边还有个展览馆呢。于是我们走后门,一切与参观线路倒着来。粗粗看完《洞庭商帮陈列馆》,我们来到了这个景点的精华所在——遂高堂。大堂被布置成“演出”的实景了:一个买卖碧螺春茶的交易场面。你看,一个买家,一个卖家,一个商号师傅,一个徒弟,四“人”各有角色,而且还有情有节……

我们在村里转悠着,最引起我们注意的是紫石街上的3个明代牌楼,这是古村的一大亮点,都是乡里王鏊一人所得。明成化十年,王鏊乡试第一得解元;第二年礼部会试,中头名“会元”;殿试时,因主考官刁难,屈为探花及第。因此王鏊为陆巷古村留下了“解元”“会元”和“探花”的三座牌坊。关于村名,陆巷宋时就因村内有六条巷子而故名,而不是像网上传说的因为宰相王鏊的母亲姓陆,而叫“陆巷”,这需要以正视听。

明代三牌坊,是陆巷古村标志性的景观。分别为“解元”、“会元”和“探花”,在巷内呈“丁”字形排列。我在一家农户白墙上看到了山海镇——一种民俗所为,以期镇宅、化煞、旺财、利市、居家平安、事事如意等。

最后,我们来到“惠和堂”。“惠和堂” 又名“宰相府”,是明代宰相王鏊的故居,是一座明基清建的大型厅堂建筑。其规模宏大,前后共有五进深,共148间房,门楼、大厅、堂楼、客厅、花厅、书楼等,一应俱全。堂中砖雕、木刻及堂匾等富有深厚的文化内涵,是古时江南官宦宅邸的代表。

惠和堂大厅是古代官宦人家跪接朝廷圣旨,迎接达官贵人和家中红白大事所用。其厅规模宏大,器宇轩昂,梁架架构,用料粗壮,制作精湛,且大都为楠木,均系明式。大厅正中有王鏊的塑像,其时为明正德初宰相,取自北京故宫博物馆。惠和堂立柱上有一副对联:“宽田宽地莫若宽厚待人,积金积玉不如积书教子读书。”细细读来,发人深思。

王鏊故居的建筑真是气势恢宏,气魄非凡。它不仅有个出人意料的“后花园”,里边小桥流水、杨柳依依、亭台楼阁……而且花园边,还套着一个小花园,半壁亭、砖雕花窗、长廊和漂亮的花厅,传说唐伯虎点秋香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个“笑缘草庐”里。现在草庐变成了茶室,供游人歇脚憩息。我看了有关介绍,这里也曾是电视剧《桔子红了》的选景拍摄主场地。

这次来东山旅游真是有意思,昨天西山看乾隆皇帝金屋藏娇的“敬修堂”,今天接着看唐伯虎点秋香的“惠和堂”,看来东太湖里风光旖旎、人文加分,就是故事多哎!此次与两老友共游,吃过“太湖三白”,住过东山品牌农家乐,玩了3座名闻遐迩的苏州古村落,收获真是不小。